你有没有想过,支持偶像的代价可能是摧毁别人的生活?
前国乒选手尹航在直播中说了一句“樊振东不打比赛不是他的损失”,竟引发饭圈疯狂报复。
这些粉丝涌入尹航的抖音店铺疯狂下单,再一件件退货,只为用差评毁掉他的生意。
这不是饭圈第一次在体育圈制造混乱,却是最荒诞的一次。
尹航的发言本是对樊振东职业生涯的客观评价——27岁的樊振东手握21个世界冠军,包括4个世界杯单打冠军和世乒赛男单三连冠。
早在2021年休斯顿世乒赛,他就成为首位获得圣勃莱德杯复制奖杯的现役球员,这些成绩确实堪称圆满。
但饭圈要的不是事实,而是绝对忠诚。
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,王楚钦因混双失利遭粉丝电话轰炸酒店房间,要求其向孙颖莎“道歉”。
同年全锦赛期间,陈梦被粉丝用激光笔照射眼睛,只因她们认为“陈梦抢了王曼昱的参赛机会”。
恶意退货的操作暴露了饭圈的新型攻击模式。
尹航店铺遭遇的批量退货,本质是通过平台规则漏洞实施经济制裁。
2022年某运动品牌直播间,主持人提到马龙时未用“史上最佳”称谓,当天退货率飙升37%,客服记录显示68%退货理由写着“不尊重龙队”。
这种暴力背后是扭曲的占有欲。
有粉丝在超话发帖:“哥哥是我们真金白银养出来的,凭什么让外人指手画脚? ”
统计显示,某运动员后援会2023年集资超1200万元,其中82%用于购买其代言产品冲销量,真正用于赛场应援的不足3%。
国乒队员正在成为饭圈博弈的筹码。
孙颖莎与王楚钦的“莎头组合”CP粉,曾因争论谁该站在混双比赛的左侧位置,在微博发起长达17小时的骂战。
而王曼昱粉丝制作的《资源分配不公证据图》,列举了教练组2021-2023年给她安排的157场赛事,比陈梦多出23场。
真相在数据游戏里变得无关紧要。
当樊振东缺席WTT新加坡大满贯时,饭圈炮制的“领导打压论”点赞超50万次。
但中国乒协公示显示,2023年国家队主力选手平均参赛量同比下降19%,马龙、许昕等人调整频次更高。
职业运动员的隐私权早已荡然无存。
2022年3月,樊振东航班信息被贩卖,粉丝接机引发虹桥机场玻璃破碎事件。
同年8月,王楚钦在青岛集训时,有粉丝租用无人机偷拍训练视频,导致训练课中断43分钟。
教练组也难逃饭圈审判。
刘国梁抖音评论区长期充斥着“给莎莎换教练”“打压蒯曼”等留言,最高赞达8.2万次。
而事实上,蒯曼2023年国际赛事胜率72%,较2022年提升13个百分点,世界排名上升27位。
品牌方正在助长这种疯狂。
某运动饮料在官宣王曼昱代言的直播中,刻意安排她与陈梦“随机”PK销量,最终王曼昱专区销售额超出176万元。
这种刻意制造的竞争,使得双方粉丝三个月内举报对方广告违法达47次,甚至惊动了市场监管部门。
平台算法才是真正的推手。
当你在抖音看完孙颖莎的比赛视频,系统会立即推送“陈梦克星”“王曼昱天敌”等标签内容。
测试显示,连续点击3条CP向内容后,推荐页面的对立性内容占比会从12%暴增至79%。
法律在灰色地带束手无策。
尹航遭遇的恶意退货中,83%订单金额低于200元,正好规避《刑法》中“寻衅滋事罪”的立案标准。
而《电子商务法》第35条虽然禁止“恶意损害商家信誉”,但司法实践中需举证直接因果关系,这对个体店主难如登天。
运动员正在付出惨痛代价。
马龙在访谈中透露,2023年他收到过267封“粉丝建议信”,内容包括“必须用红色毛巾擦汗”“禁止与日本选手微笑”等要求。
更荒诞的是,有粉丝因张继科在直播中未穿其赠送的同款球鞋,组织327人向工商局举报“商家虚假发货”。
这场闹剧里没有赢家。
当尹航的店铺评分从4.9暴跌至3.2时,发起攻击的粉丝在群里庆祝:“看以后谁敢说哥哥坏话。 ”
但她们没注意到,樊振东全球粉丝后援会当天掉粉1.2万,很多老粉留言:“这样的爱太可怕了。”
体育总局的警示早已响起。
2023年12月发布的《关于加强体育领域粉丝行为管理的通知》明确要求,不得组织应援集资、干扰赛事秩序。
但文件实施三个月来,仅中国乒协对2名闯入训练基地的粉丝开具《观赛黑名单》,行政处罚仍为零记录。
我们不得不思考:当热爱变成武器,体育精神还剩下什么?
那些在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,不该在舆论场里腹背受敌。
而那些举着爱的旗帜行凶的人,或许永远不懂——真正的支持,从不是把别人踩在脚下。
